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3篇
  免费   301篇
公路运输   1810篇
综合类   1856篇
水路运输   1593篇
铁路运输   1033篇
综合运输   1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573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峻  李明  王育江  田倩  李世龙  李敏 《隧道建设》2022,42(9):1514-1520
为解决工作井侧墙混凝土收缩开裂及侧墙顶部与环框梁结合部位不密实而引起的渗漏问题,首先,采用考虑材料、结构、环境、施工等多因素耦合机制模型,[JP2]量化评估混凝土开裂风险,提出抗裂性控制指标; 然后,通过综合运用黏度调控、水化历程与膨胀历程双重调控技术,实现了工作井侧墙中低胶材混凝土自密实性能与抗裂性能协同; 最后,结合入模温度控制、冷却水管、控制布料间距与浇筑速率以及保温保湿养护等工艺措施,提出了超长大体积、分步浇筑的工作井侧墙抗裂防渗成套技术方案。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工作井侧墙与环框梁结合密实,单边最大长度为53.6 m、一次性浇筑累计长度达120 m、厚1.5 m的工作井侧墙未出现裂缝及渗漏。  相似文献   
2.
3.
4.
5.
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方法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传统的方法利用车载摄像头表征车辆周围环境,同时估计自身位置,当车辆运动过快时,定位精度和鲁棒性会下降。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地图辅助的视-惯融合定位方法。该方法在ORB-SLAM2(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 SLAM2)的基础上拓展地图保存功能,将建图和定位拆分为两个独立模块,车辆首先以较慢的速度构建并保存具有视觉特征的地图,然后,在第2次运行时车载计算机调用预先保存的地图实现精确且稳定的定位性能。由于构建地图阶段采用了图优化算法融合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的信息,地图误差得到有效校正。在KITTI数据集场景和实际场景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良好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4, 8, 16 m·s-1 驾驶速度下的定位精度分别为2.59,2.61,2.73 m,图像失帧率和路径丢失率分别为3.76%和1.38%,3.89%和1.69%,4.27%和1.84%。相比原始的ORB-SLAM2方法,系统定位精度和鲁棒性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6.
7.
实现高质量培养扩招生的目标,国家层面重在支持与引导,地方层面重在保障与创新,学校层面重在担当与和研究实践。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开展科学有效的学情现状调查,从学生生源结构与文化基础、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教学保障条件等方面展开调研,进一步分析教学运行管理的现实困境,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组织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9.
潘德元  方国庆  王杰  贺前平  蔡隽 《隧道建设》2022,42(10):1766-1771
为解决潜孔锤跟管钻进最大深度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能量法分析冲击功与应变能的转换情况,提出跟管钻进最大深度的假设条件和理论计算方法,并结合现有相关技术规范,通过类比法对跟管钻进的地层侧阻力取值进行完善和补充,然后应用相关实例分析和验证。通过研究和验证取得成果如下: 1)采用材料力学能量法理论,提出较系统、全面的跟管钻进最大深度计算方法; 2)给出单一地层最大深度的计算公式和多个地层的计算步骤; 3)提出套管与地层间动摩阻的取值依据和方法; 4)提出中和点概念,得出双冲击器作用下套管柱受到的应变能作用原理; 5)增大冲击功和增加套管壁厚均有利于提高跟管的最大深度,但影响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系杆拱桥的安全和正常工作,必须加强桥梁索力监测.由于光纤光栅的优越性,现已成为工程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现有方法尚未成熟,因此研究一种新型光纤光栅索力监测技术,即光纤光栅基座夹具测量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在新建的龙苴大桥索力实时监测中.监测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基座夹具测量法及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检测数据可靠.此方法既可监测实际张拉过程中索力,也可在张拉结束后进行索力持续监测,为系杆拱桥的安全监测起到重要的补充及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